以閱讀窺探世界,以肢體闡述觀察|專訪劇場工作者 王筱筠
撰稿/雪倫小姐 校稿、訪問/林寶寶
透過閱讀了解事物
「閱讀之於你的意義是什麼呢?」在這個極度高壓的縮時社會中,人們已經習慣以電影或音樂這種較
有效率的方式去接觸一個故事或文本,然而,你/妳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給自己與文字一個相處的時
間呢?
「班雅明曾經形容過一個狀態叫做『無聊』」筱筠說到,當人們無聊的時候,對於其他種類的資訊會
有特殊的接收狀態,「所以我想我的人生可能蠻無聊的...」筱筠笑著說。
順應內心意願的契機
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的筱筠,目前是一位非科班出生的劇場工作者。曾經,她也順應著社會潮流,在
考大學時,選擇了一個以她的程度所能就讀到的最高學歷──台大經濟系,就讀台大時的她碰巧接觸了
話劇社,社團裡的活力,開啟了筱筠順應內心意願的契機。
「學校很單純、家庭環境也很單純,沒有多餘的錢去買電動玩具或接觸其他需要花錢的事物,所以在
我的生活中,閱讀變成一件非常吸引人的事情。」筱筠形容自己,除了待在排練場以及工作時需要專
注外,搭乘交通工具或其他空閒時間,她會看書直到沒有光線為止,閱讀對她而言,是一種可以領略
世界的管道。
由於在經濟系中感到與自己格格不入,筱筠重考上國立中央大學的中文系,在那裡碰巧修到一門課
程,可以與國內頗富盛名的驫舞劇場接觸,同時,筱筠也參加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身體工作坊,進而追
求除了文字外的表達方法。
劇場工作者的困難
相較於一般工作,劇場工作者在大眾認知裡是一個相對吃力不討好的職業,對於自己放棄了經濟系或
上班族工作而一腳踏入劇場,難免會遇上困難或是家人的反對。曾經,筱筠也試過進入新創公司工
作,但周圍的環境總是令筱筠忍不住想像,在劇場中可以如何呈現目前的狀態,「當我意識過來,我
已經深陷其中,我想,除了劇場外,其他工作對我來說都已經不有趣了吧!」
攝影師:林筱倩
筱筠很少跟身邊不理解劇場的朋友談論劇場工作的辛苦之處,「通常有人詢問我,我都會回答比較具
體的東西,像是我用什麼簡易的素材做出了一個很好的道具,或是在哪裡可以看到我的演出,但我不
會去跟他們談論背後的理想或意義。」他人的不理解,並沒有太大的影響,對筱筠而言,活在他人的
社會價值中才是更加焦慮的事。
在這樣的困難之下,怎麼能夠繼續?筱筠提到身邊有位很支持她從事劇場活動的朋友,對方提供了自
家空間長期讓筱筠排練,也曾經對筱筠說,「在我們兩個裡面,我負責去過現實的生活,筱筠負責去
實現自己的夢想。」正因為有這樣支持自己的朋友,讓筱筠更有勇氣去面對這些現實中的困難,進而
持續堅持自己想做的事。
與憂鬱共處到表達
「除了我自己之外,我周圍太多人有身心方面的問題,有的需要吃藥、需要諮商,已經多到我覺得每
個人心裡多少都會有一些憂鬱的問題在。」憂鬱症對筱筠而言,已經是一種日常的狀態,小至天氣、
大至新聞報導,都有可能成為大家憂鬱的火種,與其任憂鬱恣意燃燒,不如讓它成為一個劇場作品的
主題,成為一個可以共同抒發的出口。
以憂鬱做為編創主題,對筱筠而言還有另一個層面的意義,「有憂鬱情況的人們,還有一個巨大的問
題是,該如何去表達自己。」網路上已經有許多報導文章形容憂鬱症的症狀與描述,但是每個人的憂
鬱因素都不太一樣,有的人甚至毫無理由的憂鬱,對於這些煩惱該如何向外排解,是許多患者最困擾
的一環。筱筠以身體劇場的方式呈現憂鬱,編創肢體的方式也著墨在內容核心而不單單僅是筱筠自己
的憂鬱,希望能觸及更多人的內在,讓大家能用不一樣的方式去理解。
奇幻又哀傷的舞蹈作品
筱筠所屬的無幕劇團此次在深夜劇場藝術節的演出,發想自陳志勇的繪本──緋紅樹,繪本中以第一人
稱獨白與奇幻圖片描述自身的憂鬱情緒,對於這個象徵寓意如此龐大的文本,筱筠選擇以『無語言單
人肢體』做為演出方式,「其實我不會以舞者或演員來定義自己,畢竟我不是科班生,說到獨舞,可
能對舞者來講是一件有壓力的事,對我而言,我就是信賴自己的身體。」演出作品強調投影呈現的視
覺元素,結合光影與肢體,觀眾席以睡袋和巧拼取代傳統制式的排列座椅,讓觀眾可以舒適的窩在自
己的小空間,以「偷窺」的方式觀賞筱筠的演出,歡迎大家在3/22、23、29、30蒞臨深夜
劇場藝術節觀賞無幕劇團-緋紅。
∴ 展演場次
03/22(五) 22:00
03/23(六) 22:00
03/29(五) 22:00
03/30(六) 22:00
∴展演地點 望日蓮藝術工作室
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二段163-1號2樓
🌝深夜劇場藝術節
深夜演出 / 微型工作坊 / 夜宿實驗劇場
每月一檔、一個藝術團隊、三種票種,
給你一個難忘的夜晚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