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過每次創傷的覺察,從中找出該忠於的自我|專訪總監林政憲
撰文|雪倫小姐 校稿、訪問│林寶寶
![]() |
攝影/梁譯-荀子之政憲與舞者們 |
對思想的反思
大家小時後一定都曾在國文課或歷史課中讀到過孔孟、老子、荀子的故事,長大後我們才發現,這些思想主張並不是非得有正確選項,而是一種人生的選擇。對林政憲而言,荀子的理論雖然不是他全部的追求,但卻引發了他對社會的反思。
![]() |
攝影/梁譯-荀子宣傳片-鴻門宴劇照 |
覺察他人與自己
大學進入心理系,政憲開始觀察所有的情緒來源,與對方對談並引導,進而排解人們的困難。「心理學的範疇中我最喜歡的是諮商領域,透過諮商理論能夠懂得轉換想法角度,在社會上成為比較通情達理的一群人。反之,社會上有許多人因為不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思考而顯得難以溝通。」這樣細膩的情緒觀察特質讓政憲的舞作背後更顯得細緻與立體。
![]() |
攝影/牛哥-霸凌劇照 |
創傷為作品能量根源
那陣子,政憲決定用舞蹈,將生活中的遭遇編排到自己的作品裡。第一支作品《霸凌》就源自於政憲初進入職場中體會到的一些感觸。「當時這件事讓我思考,為什麼自己很常成為被害者?小時候也因為『身為男性卻很會畫畫』這件事被視為特例,而遭到其他人的揶揄。當時我唯一的朋友就是畫筆,但後來連老師也以『會影響其他同學』為由,希望我不要再畫畫...等等的事件,促成了這支作品。」在作品《霸凌》中,政憲將自己的童年遭遇與心理學知識結合,以舞蹈的方式呈現,從故事文本到隊形走位,層層剝開了霸凌這個議題並完整的呈現其原因與後果。
![]() |
攝影/牛哥-拼命劇照 |
除了個人作品外,政憲也透過觀察身邊的朋友,選出他認為有生命故事的舞者並成立了知行舞蹈劇團。關於自己喜歡用什麼樣的舞者,政憲坦言其實很看緣分,除了基本的身體素質,政憲也提到「我的作品都會先從文本開始,然後配合作品去選出生命故事可以與角色呼應的舞者。」在舞者本身對於作品角色已經有共鳴的情況下,在排練過程中,便能以自身經驗呈現更動人的演出,這正是政憲在作品編排上的用心之處。
![]() |
攝影/梁譯-荀子宣傳片-對峙劇照 |
所有風格都是同一種風格
擅長以強勁的動作與俐落的線條編創的政憲,認為各種舞科其實是相通的,不需要去細分誰是屬於哪個風格「我們看舞蹈劇場作品時,並不會去分析說,剛剛哪個動作是瑪莎技巧,哪個動作是何頓技巧,我們會說,線條很美,或是哪個部分很有力道。我注重的點會在動作的質地呈現,而不是風格。」
2017年,政憲加入由歡歡老師領軍的Una.us,並從中獲得許多創作的靈感與想法,「歡歡老師是啟發我的一位重要老師,在Una.us中,我學習到如何清楚使用身體並賦予其意義,真的影響我很多。」
![]() |
攝影/黃星耀-Una.us中原表演 |
![]() |
無怨無悔的愛-劇照 |
透過作品覺察自我
這次的作品「荀子」是本自政憲的心理學專業,建構在中國倫理的文本之上所完成的一齣舞劇。大眾對於荀子的印象就是「性惡論」,但其實性惡強調的是後天學習的重要性,其他還有非常多值得人們好好思考與探討的議題。「化性起偽」直指社會中我們該學習如何為人;「善假於物」指善用人事物為工具,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;「維齊非齊」則道出社會階級是為了方便管理人們而生。
「我並非認同所有的理論,但我期待用作品引導觀眾思考,將問題留給觀眾細細玩味。」將如此豐富的學說結合成一個個故事,藉由舞者的生命故事作為具象載體,三個主題,讓每位觀眾都是一位心理師,在觀賞舞蹈作品之餘能更進一步深入思考作品中想傳達的意象。
歡迎大家踏入深夜劇場,感受知行舞蹈劇團所帶來的思想風暴。
![]() |
攝影/梁譯-荀子劇照 |
《深夜劇場藝術節|知行舞蹈劇場|荀子》
購票表單☛☛☛
https://goo.gl/forms/GtqeaGDKdiuk22C13
∴ 展演場次
2019/05/03(五) 22:00
2019/05/04(六) 22:00
2019/05/10(五) 22:00
2019/05/11(六) 22:00
∴ 展演地點
望日蓮藝術工作室
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二段163-1號2樓
🌝深夜劇場藝術節
深夜演出 / 微型工作坊 / 夜宿實驗劇場
每月一檔、一個藝術團隊、三種票種,
給你一個難忘的夜晚。
留言
張貼留言